Tan Jay

我的科研风格

Tan Jay / 2025-11-18


[TOC]

我的科研风格

找文献

此处找文献是为了保持前沿的关注,或者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

1. 找最新文献

使用 claude code 设置一个找文献的 agent ,确定感兴趣的主题,感兴趣的学者,于是可以为我每天推送感兴趣的最新文献,保持对前沿动态的关注。(设置agent 参考此处。)

2. 找相关文献

方法一:在 semanticscholar 网站上给定一篇文献,非常方便检索此文献的引用文献(它参考了谁)和施引文献(谁参考了它),并提供下载源,打开阅读和保存本地非常方便。支持 AI 问答,但是我主要用来感兴趣的相关文献。

方法二:在 zotero 文献管理里使用 Reference pro 可以也可以看到此文献的引用文献和施引文献,支持一键导入 zotero。

两种方法互补,方法一对引用文献和施引文献支持立马打开文件,响应极快,方便研究者浏览匹配选择下载还是不下载;方法二只能看到摘要,反应速度慢,下载后打开要一个一个点开,下载量大了还容易卡顿,但是可以联动大模型网页一键询问文献综述和文献分析。

读文献

1. 仔细阅读

方法一:使用 claude code 设置一个读文献的 agent ,不得不说会更详细,更贴近个人研究偏好,更懂你。缺点就是废 token。最最最重要的论文用它读一遍,给我速通一下。

方法二:使用 chatgpt 反复提问,把对一篇论文的疑点,感兴趣的点都询问出来,回答保存到本地,方便后期做组会汇报,写综述,大论文素材。

方法三:利用 zotero 同步功能,直接在 iPad zotero 上做笔记,去纸化,便于携带和后期复盘。

2. 粗略阅读

粗略阅读其实是很重要的,能快速提炼重点,但是这建立在有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快,不然只是快,不能获取到自己能吸收的知识,这没有用。目前我需要锻炼这个能力。

写综述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献综述。

1. 找文献

此处找文献是为了写作。最重要的是搭框架:XXXX 问题有 XXXX 方法。XXX 方法的分类。问题或方法中的【首要提出者】是 XXXX,以及提出之后整个研究推进中【关键节点】是XXXX。

想找【首要提出者】和【关键节点】把上面几个空填上,文献的发表时间变得很重要。于是,去 litmapsresearchrabbitconnectedpapers 等(按推荐顺序排列)网站上按时间陈列出自己研究问题的历史文献脉络,找到最开始的那个重要文献,以及这个过程中引用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文献。当然,开创工作的文献一般都会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及,可以照抄。

2.文献分析

假设现在有一批文献,杂乱无章,使用 zotero 插件 Reference pro 联动大模型网页一键询问文献综述和文献归类。

3. 综述写法

写法 示例 效果
分类不是按文献,而是按方法学流派 “主要有三类方法:…” 展现专业理解
每类文献总结+批判成套出现 “贡献…但局限…” 自然引出你的研究意义
结尾一定落到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本文…” 与后文无缝衔接

最后

也许,对我来说,我目前使用的工具是 zetero、chatgpt、claude code (按重要程度排序)和一些网页。同时会发现,做任何事情无法回避思考,只有思考越全面越清晰才能让工具更好地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