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林欣浩/著
Tan Jay /
2022-08-15
书中有严谨缜密的哲学发展史、有活泼生动的哲学家趣事、有宗教与科学真正的区别。另外,书中还有对人类终极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的无尽探索与发问,一个宏大的问题且没有答案的问题。
读这本书时,正好是我人生一次很困惑的阶段、很不开心、很多想不明白又放不开的事情困住了我、俗称“钻牛角尖”。我想要不辜负期待,可是又无从下手;我想要拳拳到肉,可是又拳拳挥空。那种无力感又无处释放,就想借着读点闲书转移注意力,没想到遇到一本对的书!这本书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使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再也不遮遮掩掩郁郁寡欢了。看来有些问题,虽说没有答案但是思索一番真的很受用🤔。
书的最后一章,回到了主题“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等价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价于“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2022/08/21 我重新回答这个问题。我,唐洁,为什么此刻有生的念头,是因为我要回报我的母亲,这个回报不一定是物质回报。亲情是第一位的,我亏欠我的母亲太多,我希望我的母亲不再受苦,能开心快乐少操心。所以,我想要达到她的要求让她开心。这个要求我做到了两次。第一次,大学毕业在乡村大同市中学担任数学教师正式参加工作了,曲线实现老妈的教师梦;第二次,大同市中学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考上研究生,曲线完成老妈的大学梦(我的本科是三本院校,我妈一直觉得我没考上大学一样的)。我做到了,我对自己的满意,我也会继续努力,从物质上让老妈好过一些。接下来的人生路会坎坷,所幸这些收获都是回赠给自己的并可以与老妈分享。老妈让我做自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拘泥于生活细枝末节,所以,获得支持的我很自由,我可以为自己而活,我真的很满意了,让我现在死去我也没有什么好失意的了,可是就这样死去真还有点恋想。想要的都得到了,已然对自己没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担子轻了,我反倒是勇敢了,我更愿意去闯去经历去磨练,不畏惧了,多一点都是赚了。
书写得太好,我疯狂推荐给我身边的人,小香、瑾、学铃,甚至距离很远的人,发哥。
-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
他们坚持说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认为自己无知,不肯拿出答案。这等于把劳动人民从宗教的温柔乡中一把拖到了冰冷无情的现实里,任由老百姓失去精神依靠,在旷野中哭天号地,他们还撒手不管了!
-
关键在于苏格拉底那永远质问的劲头。
-
首先,他总说别人不乐意听的;其次他还总占理,然后把你说服了吧,他还在那儿假谦虚;最后还是一硬骨头。简直把知识分子讨人厌的毛病都占全了。
-
说白了,苏格拉底属于“不打击会死星人”,没事儿就到马路上打击人玩。
-
亚里士多德晚年对亚历山大的一个死刑判决提出抗议。亚历山大给他老师的回应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他说: 我也有能力处死一名哲学家。
-
这三个人的关系和咱们的孔子、孟子、荀子很像,都是被万代学子崇拜的先贤,都是辈辈传的学问(不过,孔子、孟子和荀子之间年代相隔较远,学问不是亲传)。
-
是的,和苏格拉底、柏拉图齐名的亚里士多德不是雅典人,是马其顿人。
-
但雅典人输得一点都不亏。 因为那个马其顿王子就是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
-
保罗就死于这场大火之后的审判中。基督徒们从此受到了极为残酷的迫害。
-
在那个年代,基督徒们相信世界末日就快到来,有些人到处宣传“上天将会降下巨大的火球烧毁一切”。因此当时还有些人认为,罗马的大火就是基督徒放的。或许是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不久以后,尼禄正式宣布这场大火是基督徒所放,同时展开了对基督徒大规模的逮捕和残杀。
-
罗马突然烧起了大火
-
在伽利略时代,也就是科学家们在用天文知识挑战基督教的时代,
-
在宗教看来,思考本身就是不对的。
-
上帝既然知道亚当和夏娃会偷吃禁果,为什么一开始不去阻止他们? 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亚当夏娃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有作恶的可能。
-
奥古斯丁早年信仰摩尼教,还沉迷肉欲
-
奥古斯丁读了之后感到内心平静,从此皈依了基督教。他按照基督教的要求,卖掉了自己所有的家产,把它们分给穷人,自己终身过着清贫的生活,成为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圣贤。
-
教父哲学里有一个人可以说一说,他叫奥古斯丁。
-
宗教和哲学在根子上是无法协调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
-
正因为他们的工作,基督教才拥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其他宗教相比,它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同一时期的其他宗教在历史长河中大都衰落了,只有基督教最终成长为世界性宗教。
-
只有弱者在面对强权的时候,才有质疑权威的需要。
-
保罗就是在这些巨大的误解中向大众传教的。 他的武器,就是希腊哲学。
-
保罗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犹太人以外的民族传播基督教。
-
早年的保罗是犹太教徒,他听从教长的指示,积极迫害基督徒。
-
这天以后,保罗从一个迫害者变成了虔诚的基督徒。
-
基督教认为救世主就是耶稣,而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到来。
-
犹太教和基督教并不是同一个宗教。首先是在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教,而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发展来的。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上帝,也都相信会有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
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拥有罗马公民身份的犹太人。 他叫保罗。他将改变世界,也将永久改变哲学的境遇。
-
罗马军队不再是基督徒的敌人,而成了他们的朋友。基督教由此更好地展示它的博爱精神。 ——但仅限教友,教外人士不算。基督教曾经受到的迫害,如今将要加诸异教徒身上了。
-
基督教慢慢地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之后的罗马皇帝下令独尊基督教,禁止其他宗教的集会,并毁掉它们的殿堂。
-
此后君士坦丁又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成为整个罗马唯一的统治者。《米兰敕令》也得以在整个帝国实施。 此后,君士坦丁对基督教越来越青睐。
-
这场战斗以后,君士坦丁当上了罗马皇帝,由于在关键一战中的基督启示,君士坦丁开始信仰基督教。
-
这天夜里,君士坦丁梦见基督要他把十字架的符号放到军旗上。君士坦丁照梦做了。
-
如何拿下这场战斗,君士坦丁并没有信心。
-
他下令拆毁所有的基督教教堂,烧掉基督教的书籍,禁止基督徒聚会。逼迫抓捕到的基督徒向罗马诸神祭拜,凡是拒绝的要被烧死。
-
基督教比犹太教更令帝国忧心的是,犹太教只限于在本民族内传教,对帝国的影响不大。而保罗努力让基督教在整个帝国中传播,这让罗马无法忍受。
-
基督徒忠于基督胜于罗马,因此他们尊敬主教胜于帝国官员,这也就动摇了帝国统治的根本。
-
基督教鼓励人人平等,等于破坏了帝国赖以生存的奴隶制度。
-
然而基督教的《十诫》却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因此,基督徒们连罗马的皇帝都不敬拜。
-
基督教确实给罗马帝国带来了一些威胁。 罗马的宗教政策很宽容,允许治下的百姓拥有自己的信仰。唯一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必须保持对罗马皇帝的尊敬。
-
这样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找继承人,而且还能考察一段时间,不就不会为了继承权打架了吗?
-
他大手一挥,把罗马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自己不当整个罗马的皇帝,只当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给对面的西罗马帝国又找了一个新皇帝。而且他觉得光这么分还不够,还是守不过来。他又找来了两个副手皇帝,自己和西罗马皇帝一人一个,把帝国进一步分成了四份。
-
戴克里先也在琢磨帝国千年基业的问题。他总结了之前罗马历史上的得失,认为帝国的最大弱点在于国家面积太大了,一个皇帝管不过来。
-
基督教为每一个信教的人准备了死后可以居住的天堂,使得人世间再大的苦难都无法阻止他们的信仰。
-
罗马是奴隶制,奴隶生来就是奴隶,永远是贱民。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不歧视任何人,因此尤其受到穷人和奴隶的欢迎。
-
除了拥有哲学这件武器之外,基督教还强调众生平等。
-
当罗马军队屠杀基督徒的时候,说明基督教的势力已经大到可以撼动帝国统治的地步了。
-
从尼禄开始,罗马帝国就断断续续地迫害基督徒。
-
为什么教皇一定要待在罗马呢?就是因为基督教会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那时罗马是帝国首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自然也就是教会活动的中心。
-
随着时间推移,基督徒们发现世界末日一直没来,没准今后的日子还长,他们这才想到发展的问题。于是,他们成立了教会、盖起了教堂,也有人开始收集编纂《新约》了。
-
基督教翻译家原本是为了批判而翻译这些典籍的。但不久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哭着喊着寻觅希腊哲学的原本了,以至于非要出高价从他们的穆斯林敌人那里购买。
-
十字军根本没有去打阿拉伯人,而是把东罗马帝国给抢了。要知道,十字军东征名义上的原因,是东罗马帝国扛不住阿拉伯人了,向西边的基督教兄弟求援。谁想基督教兄弟比异教徒还凶狠,东罗马帝国这个惨啊。
-
对面的基督教世界却已经积累了数百年的自大和傲慢。它正在开动宗教裁判所加紧屠戮异端分子,又把一批接一批的十字军派到前线对付穆斯林,试图用军事手段证明基督教教义的正确性。 但他们没成功。
-
那些书呆子们一定是绝望了:前有穆斯林,后有基督徒,此时真是上天无门、逃无可逃了!
-
很久以后,书呆子们才从往来的客商、从远方逃回来的帝国居民那里打听到了大概的情况: 波斯国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信奉“真主”的阿拉伯人。他们有着和基督教完全不同的信仰,还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马上就要进犯罗马帝国的边境。更要命的是,这些被称作“穆斯林”的人同基督徒一样,信奉的是唯我独尊的一神教!
-
在基督徒烧毁神庙的时候,一些哲学家惊慌失措地向东逃跑,直到帝国边境才停下脚步。那里的迫害没有那么严重。
-
自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以后,毁灭异教神庙和哲学学校的活动就从未停止过。
-
对于一个把幸福寄托在来生的宗教来说,用来探索现实的哲学完全是无用的知识。
-
基督教的神学家们开始用各种办法从东方获取希腊文献。
-
基督教神学家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斥责对方是异端,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辩论。这辩论可不轻松,要知道异端在当时是很严重的罪名,不小心被人打成了异端,是可能会被判火刑的。
-
这些民族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英国、法国、德国等等欧洲国家的前身。
-
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被赶下台。这件事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以后,欧洲再没有被统一过。
-
谁能想到,击败这恐怖统治的,竟然是一个出身贫寒、一无所有的书生。 除了哲学之外,他别无所用。
-
如果犯人再不听话呢,那裁判所就把犯人交给当地政府,让他们去执行监禁等惩罚。 ——是政府判你的,和我没关系哟。 然后教会还有一个说法:“教会远离血腥。”所以教会不能杀人,把犯人扔给当地政府处罚的时候还要警告官吏,要避免犯人“所有流血及危及生命的可能”。但教会又顺口说了一句,咦,好像火刑不会流血耶。
-
最早裁判所的审讯确实不可以用刑。爱和宽恕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嘛。当年耶稣面对杀戮都毫不反抗,基督徒们怎么能乱用暴力呢? 但是后来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出台了一个有趣的命令,允许审判官们互相宽恕对方因为用刑所犯下的罪。意思是,咱俩不是都不能用刑吗,没事儿,我允许你用刑,你允许我用刑,咱俩瞬间就都合法了。
-
加尔文所干的远比天主教更有名。这再次证明了,哲学和宗教的联合是行不通的。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
当年路德反抗的是独裁,用的武器是哲学。然而,在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以后,新教用新霸权代替了天主教的旧霸权。
-
加尔文简直是天生的社会运动家,具有革命者的一切优良品质。 但同时也具备革命者惯有的缺点——不容异己。
-
加尔文像他的敌人——罗马的天主教皇那样——当上了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
-
尔文不像路德那样把新教的传播局限在日耳曼民族里,而是如同保罗将基督教传播到其他民族一样,加尔文将新教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欧洲
-
路德成就的是加尔文。
-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这就是今天基督教最主要的三大教派。新教的诞生全仰仗路德的努力。
-
几十年后,欧洲支持路德和罗马的两派贵族还打了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 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成了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
-
那时路德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赎罪券。百姓们听了自然非常欢迎,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也因为深受教会税收之苦,所以也支持马丁・路德。
-
他不说这场斗争是教徒和教皇之间的矛盾,而说成是日耳曼民族和罗马民族的矛盾。
-
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帝国后,经过短暂的统一,随后分裂成了神圣罗马帝国(今天德国的前身)和法兰西王国(今天法国的前身),
-
古腾堡的人。他使用快捷的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成本直线下降。
-
古腾堡成就了马丁・路德。
-
也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欧洲人才有了众多崭新的思想,有了哲学的复兴,有了科学的崛起,有了现代文明的一切:思想自由、理性、怀疑精神、科学、光明的未来。
-
基督教原本是贫穷者的宗教。
-
赎罪券卖到后来也是这意思。而且最让百姓受不了的,是那些日常的宗教活动后来也收费了,比如每个人都要做的弥撒。以至于贫苦者支付不起费用,便得不到应有的宗教祝福。这种情形连哥伦布都看不下去了,他说:“凡拥有金钱者,就具有使灵魂进入天堂的权力。”
-
说白了,罗马教会认为,外在的行为很重要。而马丁・路德认为,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为更重要。只要内心真诚信仰上帝就能得救;而是否遵守罗马教会的规定,是否上缴税款,是否完成昂贵的宗教仪式,这些都不重要。
-
马丁・路德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作为神学院学生,拥有神学博士学位的人,他的工作是思考。思考就必须怀疑。一般的学者怀疑经院哲学家们提出的论题也就算了,路德偏偏要去怀疑罗马教皇的权威。
-
这样的社会是应该被保护的,还是需要改变的? 如果你选择后者,我们还要追问:为什么容忍异端比全体人民的幸福还重要?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
-
为什么当年的苏格拉底那么招人讨厌,却能被后人奉为圣贤。因为他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
-
怀疑是思考的起点
-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为什么我们放着现成的快乐不享受,非要亲自学哲学?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
-
你不信那些现成的答案。 你怀疑它们。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体了。
-
即便我们去掉了中世纪教会的那些残酷行为,一个按照基督教教义规划出的完美世界,还是不可能有言论和信仰自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科学和非宗教题材的艺术品。
-
基督教不能容忍其他信仰,更不能容忍无神论。假如任其横行,基督教的教义会受到威胁,上述完美世界也将不复存在。
-
最开始的基督教不是靠政治力量,而是靠一名接一名教徒的皈依聚沙成塔的。人们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自愿加入基督教。那是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极为美好:它讲博爱,不讲自私;它讲宽恕,不讲仇恨;它讲施予,不讲索取;它讲众生平等,教徒不分贵贱,都如兄弟姐妹一般。
-
我们为什么不要立刻就能提供幸福的宗教,而非要追求哲学? 因为我们想避免独断论。
-
而西方哲学完全相反,不讲究用词是不是优美、意境是不是深远,完全走的是扎扎实实的推理道路。“我思故我在”是按照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严谨得如同数学公式,却缺乏中式哲学的韵味,更不会让人误以为其中包含什么安邦定国的深意。
-
“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理演绎的关系。即:从前者为真可以推导出后者为真。也就是从“我思”为真,可以推导出“我在”为真。而不是说“我不思”的时候就“我不在”了,在不在我们不知道。
-
笛卡尔既然被苏格拉底附体,那么他研究哲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怀疑的眼光把所有的知识重新检查一遍。
-
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
-
实际上,当我们在乎外人感受的时候,就相当于我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外物。我们既不可能控制一切外物,也不可能让他人的感受总符合我们的意愿。因此不仅是二元论,其他自我安慰的手段,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人都有些束手无策。
-
未来永远都会有我们不喜欢的痛苦在等着我们,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那么对于那些此时并未伤害我,又永远不可消除的痛苦,我们就可以安之若素了。
-
只要我闭上眼睛,专心驾驭我的内心世界,那么外界发生任何事都不会伤害我。这样我也不用费心念书去忍受肉体痛苦,不用为担心考试的结果而惴惴不安,我不为任何外物所扰,反倒清静自在。这是什么境界?说不好听了,这是阿Q的境界;说好听了,这叫“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这是九阳神功的境界。
-
二元论能帮助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是无敌的,而一切体验归根到底都是精神体验。
-
在客观世界里,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再牛的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永不受苦。而在精神世界里,只要意志坚定,我们自己就是王。最不济了,还可以选择当阿Q,通过意淫幻想也可以保证在精神世界里不受伤害。
-
二元论有一个比较庸俗的用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
-
假如我们带着唯我论的观念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不都是等我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出现吗?
-
唯我论对我们的普通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
当斯宾诺莎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追求的时候,他发现,在得出最终答案之前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该怎么生活呢? 他总结了几个可以暂时执行的原则,大意是: 第一,说话要尽量让别人明白,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不会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求知),那就尽量满足。 第二,只享受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乐趣。 第三,只求取为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钱。 这些生活准则并非出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考,而是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一个立志求知者的身份思考出来的。这些结论平实朴素,完全就是心灵鸡汤的标准素材。
-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
斯宾诺莎的世界观给他带来了强大的信念。 简单地说,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我自己也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我与上帝同在,自然充满无限的力量。其他人即便与我作对,他们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这点和基督教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 复杂地说,实体永远存在,我属于实体,那么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便肉体消失了,我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而且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安全感,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再者,实体是善的,作为实体一部分的事物,即便单独看是邪恶的,它本身也是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也是善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多么丑恶的现象,我们都应该宽容接受。 斯宾诺莎的学说大致如此。 顺便一说,这种人和万物一体的观点在中国哲学里很常见。中国很多学派都追求“天人合一”。比如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儒学家张载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侍奉父母,友爱别人,就相当于爱整个宇宙了。 佛教也有类似的观点。大乘佛教认为我们感官所见到的万物之间的区别,都是一种虚假的幻象。世间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叫“空”。这也可以近似地理解成万物之间没有区别,是一体的。 其实,斯宾诺莎的世界观离科学家的想象也不太远。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写过一套史诗巨著《基地》。在后几本小说里,阿西莫夫构建了一个神奇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甚至一草一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大家共享相同的意识、记忆、感情和感觉。星球上的生物个体死亡以后,组成该生物的原子会最终变成星球上其他生物和物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死亡,只有各种物体之间的转化。意识是全星球物体共享,因此也不会消失。
-
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
-
西方哲学史两千五百多年,我们介绍的哲学家有十几位。如果把这些人按照品德排序的话,斯宾诺莎就算不能独居第一,那也绝对是并列第一的。
-
荷兰犹太教会的处境。
-
为了躲避迫害而聚集起来的犹太教会,却把斯宾诺莎给迫害了。
-
这本来是一个美好的命运,但问题出在斯宾诺莎身上。 斯宾诺莎是哲学家。哲学家就喜欢怀疑。怀疑精神和任何宗教都不对付。所以斯宾诺莎触怒了犹太教会。
-
犹太教徒
-
对于被压迫的思想者来说,荷兰是全欧洲最幸福的地方,是科学家、哲学家和异端分子的避风港。
-
无论在新教还是天主教眼中,斯宾诺莎一家都属于异教徒。
-
美国的《独立宣言》甚至直接引用了洛克的著作中的话。
-
第一个向数学家发起挑战的科学派哲学家叫洛克。 洛克是个公务员,还是个医生,而且医术高明,使得他在贵族中很受欢迎。他精通医术,在哲学上,自然是科学家这边的。
-
培根强调要重视事实。而在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科学知识,就要靠归纳法了。
-
那科学家们是靠什么搞研究的呢? 靠归纳法。 这应该归功于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一位和笛卡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
-
表明了理性主义者的弱点。因为理性主义者所有的结论都建立在不一定靠谱的公设上。只要公设、推理过程中有一点不可靠的东西,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整个体系就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也就很难让人信服了。
-
莱布尼茨是数学家,在哲学上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很快就接受了笛卡尔等人的学说,不仅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还和洛克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
给理性主义者来了一个下马威的洛克,气宇轩昂地站在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遥指海峡对岸大喝一声:还——有——谁—— 对岸还真有人接招,他叫莱布尼茨。德国人。
-
所以我们可以八卦地说,英国经验主义者对笛卡尔、斯宾诺莎这两个荷兰理性主义者的战争,可以算是英荷矛盾延伸的一部分。
-
试图从万物根本一劳永逸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理论的理性主义,正是荷兰和法国浪漫精神的代表。
-
重视个别经验、对独断论充满警惕之心的经验主义,是英国人古板的民族性格的体现。
-
大陆哲学家大都是理性主义者,而英国哲学家大都是经验主义者。
-
大陆神学家继承的是柏拉图,英国神学家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也是一顿吵架。
-
英国人怎么了? 假如我们翻开英国的学术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跟欧洲大陆对着干”的历史。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不一致是有传统的。 就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分歧吧,其实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他们俩对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样。一个重视心灵理性,一个重视现实经验。
-
一看洛克的国籍,就都释然了。 哦,原来是个英国人啊。
-
洛克赏识牛顿的才华,依靠他的社交关系提携过牛顿。
-
牛顿的第一身份是科学家,自然,在哲学上他倾向于经验主义。牛顿热衷于做实验,他的成就也都来自于实验,因此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潜台词就是,理性主义者们那些坐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假设,哥们儿我是不同意的。
-
但是很快,英国最重量级的选手要上场了。 没有他,以英国小小的面积,要想对抗整个欧洲大陆恐怕是痴人说梦。而有了他,英国学者一下子就成为全世界最权威、最有话语权的人。 这个威震天下的神仙就是牛顿。
-
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的人,乃至挑战整个科学体系的人,马上就要出场了。 这个人叫休谟,也是一位天才。休谟12岁就进入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但是念到一半不念了。